• <xmp id="sqe8o"><input id="sqe8o"></input>
  • <blockquote id="sqe8o"><label id="sqe8o"></label></blockquote>
  • 鋒巢網 鋒巢網
    • 行業
      • 金融
      • 游戲
      • 文娛
      • 區塊鏈
    • 科技PRO
      • 火測
      • 手機
      • 手表
      • 直播
      • 元宇宙
      • 人工智能
      • 數碼家電
      • 科技PLAY
    • 汽車
    • 視覺
    • 潮流
    • 辣評
    • 展會
      • # IFA
      • # CES
      • # AWE
      • # ChinaJoy
      • # 國際車展
      • # 世界機器人大會
    • 注冊
    • 登錄
    首頁 ? 汽車 ? 新能源難逃“鋰焦慮”

    新能源難逃“鋰焦慮”

    道總有理
    9月前汽車

    新能源難逃“鋰焦慮”-鋒巢網

   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用在新能源領域再合適不過。

    車主買車難,車企電池難,電池材料難……一層層遞進的死循環如符咒般纏繞著整個新能源市場。2022年6月,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經達到477878元/噸,而在去年同期,其價格為90407元/噸,再往前看,2020年6月時價格僅為44201元/噸。

    換句話說,兩年時間翻了差不多十倍。

    電池級碳酸鋰之所以貴出天際,無疑是因為鋰金屬價格瘋漲。據悉,2020年鋰金屬價格約4.3萬元/噸,到2022年價格已經增長到約50萬元/噸。為了緩解重重疊疊的壓力,各大企業早就開啟了買買買的圈礦計劃。

    寧德時代來回奔波于四川、貴州等地,比亞迪與特斯拉對礦的執念也不小。不管鋰價能不能降下來,未來新能源市場的胃口都小不了,SNE Research預測,到2023年,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406千兆瓦時,而動力電池供應預計為335千兆瓦時,缺口約18%。到2025年,這一缺口甚至仍將繼續擴大到約40%。

    屆時,家里有礦似乎成了行業最大的底氣。

    缺鋰是個“偽命題”

    最近兩年,奪鋰大戰在新能源界一次又一次地上演。據不完全統計,特斯拉、大眾、寶馬等9家頭部車企已陸陸續續與鋒鋰業、Livent 等鋰鹽供應商達成合作,而這些合作基本都發生在2021年,交易累計占了一半。

    此前,澳大利亞皮爾巴拉礦業的鋰精礦再度創下拍賣紀錄,FOB成交價為每噸5955美元,較上次拍賣成交價上漲約5.4%,折合碳酸鋰成本為每噸43.6萬元,而在2021年7月首次拍賣時,折合碳酸鋰成本僅為每噸9.47萬元。

    鋰資源真的這么稀缺嗎?李斌就曾多次公開質疑鋰價的瘋魔化,同樣不理解的還有馬斯克。

    在很多人看來,鋰并不是一種稀缺資源,即便是這兩年需求暴增,局面也不該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。的確,從各類公開資料中所透露出的信息也可以看出,鋰資源的保障力度并不算低,根據中國科學院數據顯示,全球鋰資源經濟可采儲量為2100萬噸,預計可制造20億輛電動汽車。

    2021年全球的需求量為60.62萬噸計算,按照這個數字來計算,至少可供應使用超過200年。只不過,需要注意的是,鋰的開采與提煉速度是限制鋰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弊端,據悉,鋰的普遍開發周期要長達三年到五年。

    目前,車企不缺鋰礦,但人才、技術、時間、資金……處處都是難題。

    以比亞迪為例,比亞迪在非洲找到6座鋰礦,累計氧化鋰品位2.5%的礦石量達到2500萬噸以上,折合碳酸鋰高達100萬噸。國內有機構預算過,這些鋰礦如果全部被開發,足夠滿足2778萬輛車使用。與其說車企所面臨的困難是鋰礦,倒不如說是開采與增效。

    首先還是周期問題。從海外礦山供應周期上來看,一座礦山從發現到投產平均需要16.9年,其中,項目可行性研究和最終投資決策平均耗時 5 年以上,此后的礦山設計、調試、審批需要 1-2 年時間,正式投產需要1-2年時間等等。

    其次是技術成本,這里礦山提鋰與鹽湖提鋰有很大的分別。在一礦難求的情況下,鹽湖提鋰漸漸在整個行業顯山露水,特別是我國,鋰資源分布上,我國近80%的鋰資源都集中于青海和西藏的七大鹽湖之中。

    盡管英大證券指出,鹵水提鋰具有明顯的成本及資源優勢,鹵水提鋰成本僅為礦石提鋰成本的50%,可鹽湖的開發難度更大,2020年我國碳酸鋰原料來源中鹽湖提鋰占比僅26.2%。何況看前期投資的話,礦山提鋰項目的單噸投資額平均約4300美元/噸,鹽湖項目單噸投資額平均約1.3萬美元/噸,約為鋰礦山的3倍。

    至于后續增效方面,全球鋰電池技術瓶頸或許比礦產資源還令行業頭疼。2010-2021年8月,全球鋰電池專利申請人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, 其中,2012年達到最高點59.10%,隨后下降至2021年8月的6.84%。

    新能源難逃“鋰焦慮”-鋒巢網

    各家對外爭礦,對內奪人。眼看各行各業的“畢業季”來勢洶洶,新能源領域無疑成了一方職業凈土,從去年起,鋰電行業的漲幅能夠達到35%以上。以正極材料的兩大巨頭當升科技和德方納米為例,2021年當升科技人均薪酬達到26.59萬元,同比增長49.02%;德方納米人均薪酬也同比增長了24.91%,達到10.59萬元。

    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,這個道理在新能源行業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
    二次利用“水太深”

    來不及等待上游新資源的開發,車企紛紛將希望寄托在下游回收上。

    動力電池回收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行業焦慮。據悉,鎳氫電池里面包含35%鎳、4%鈷、1%錳和8%稀土元素;磷酸鐵鋰電池含有1%鋰,三元電池則含有12%鎳、5%鈷、7%錳和1%鋰。目前的技術能在廢電池中將大部分可回收金屬提取出來,比如金屬鈷與碳酸鋰回收率可分別達到95%和85%,保守預期未來可回收比例可達95%。

    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,間接奶活了整個回收市場。數據顯示,預期2030年全行業可回收的磷酸鐵、碳酸鋰、硫酸鎳、硫酸鈷以及硫酸錳總質量將分別達到103.9萬噸、19.3萬噸、69.9萬噸、29.0萬噸以及15.4萬噸。

    企業上買礦,下拉人,中間的回收業務也做得風生水起。

    早在2013年,寧德時代就開始大力布局動力電池回收;中航鋰電在2014年通過自建動力電池回收示范線踏入動力電池回收賽道;奔馳在2015年成立了專門合資公司;吉利汽車旗下也有回收公司;2020年9月,特斯拉在中國官方上線電池回收服務,并將鋰離子電池進行100%的回收利用。

    但二次回收江湖未必風平浪靜,這里面的水就連大廠都把握不住。

    不可否認,電池回收一直困在草莽里。根據公開資料顯示,相比于正規回收賽道,退役電池大部分都流向了街頭巷尾的小作坊。比如2018年,當年退役的動力電池總量達7.4萬噸,但至少有6萬噸都在散軍手里。

    新能源難逃“鋰焦慮”-鋒巢網

    36氪數據也顯示,全國近七成廢舊電池都落入了二手商販和小作坊手中,流入正規回收網點的廢舊電池僅在三成左右。這也就意味著回收生意上下參差不齊,渠道的不規范讓新能源領域苦不堪言。

    吉利就曾聯合幾家電池企業發布聲明,呼吁全國的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廠商要嚴格規范電池回收途徑,杜絕中間商與小作坊?;厥针姵厥且粔K肥肉,一旦懈怠,就有無數空子可鉆,這行的高利潤與低門檻也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資本。

    公開數據顯示,2011年,與電池回收相關的企業注冊量首次突破200家,十年過去,2021年這一數據直接飆升至2.4萬家。換句話說,想要徹底肅清回收渠道難如登天,新能源行業想借回收來填補窟窿自然難上加難。

    再者,隨著原材料與電池成本的遞增,動力電池的回收價格更上一層樓。據悉,一般電池回收的折扣系數在60%左右,今年一度飆升到100%,甚至120%。按照度數來回收,一度的普遍價格高達160到350元。

    細看電池的年限、車輛的公里數、電池的狀態及衰減程度,價格有時候更高。

    每環都不便宜,處處都將手伸向企業的錢袋子,盡管回收讓匱乏的新能源市場看到了新的活力,可成本問題是無論如何都擺脫不掉的。當回收價格水漲船高,一噸磷酸鐵鋰廢電池中提取出來的材料價值或許都抵不過回收成本。

    沒錢買鋰的企業未必有錢回收得起電池。

    逃“鋰”計劃進行時

    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可能被原材料綁架,然后坐以待斃。

    時至今日,電池技術一再革新,逐漸形成了“趨多避少”的行業創新觀。以三元電池為例,在三元正極中,由于鈷的價格居高不下,且國內的鈷材料對外依存度高達90%,導致其材料成本嚴重受限。

    為了改變這種尷尬的境界,三元電池一直在努力降低用鈷量,取而代之的是高鎳用量。調查顯示,NCM811電池正極材料的鈷含量相比NCM523由12.2%降至6.1%,折算到動力電池每kWh用鈷量從0.22kg降至0.09kg,降幅高達59%,而高鎳在三元的占比已從最開始的20%提升至現在的將近50%。

    曲線救國的思路同樣可以用在鋰電池上。去年7月份,寧德時代率先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,盡管在量能密度上相比鋰離子電池還有一定差距,但這側面敲打了一下整個電池產業鏈,與其委屈逢迎鋰價,不如自力更生,擺脫成本禁錮。

    與寧德時代想法一致的企業不少,除了鈉離子電池,固態電池、超級電容也成了電池研發的新方向,這些都為未來鋰離子電池退出時代主流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,更激烈的一輪研發迫在眉睫,從各大電池企業的動作中,也可以察覺到一絲暗流涌動。

    此外,鋰電池不受待見,燃料電池又被資本重新加碼。

    3月2日,現代汽車舉行全球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和銷售基地,包含氫燃料電池堆工廠、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工廠、研發中心和創新中心在內的綜合型基地,預計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。

    國鴻氫能、海卓科技、東方氫能等頭部氫燃料電池企業紛紛在華北、華東、華南等地區投資建廠、擴充產線。中國石化計劃2025年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,中國石油也計劃將在全國范圍投運50座加氫站;重塑科技計劃在2025年實現3000輛氫燃料電池車輛的研發、生產。

    天眼查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年底,中國的氫能源相關企業共2117家。雖然氫能源汽車取代電動車多少有些天方夜譚,但未必不能用迂回的方式來降低汽車對鋰電池的依賴,今年4月份,長安汽車就正式發布了一輛全新數字化純電車。

    這款車提供純電版、增程版、氫燃料電池版三種動力車型,其中,氫燃料電池版在CLTC測試標準下的續航里程達700km以上,并且可實現3分鐘超快補能。與其大肆買礦,不如主動出擊。

    道總有理,曾用名歪道道,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。同名微信公眾號:道總有理(daotmt)。本文為原創文章,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。

    又見毒牛奶!一句下架、道歉就完了?網友:連退款都不退……
    上一篇
    攜手徠卡開啟移動影像新時代,專業影像旗艦小米12S Ultra 5999元起
    下一篇
    2023年 3月
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
     12345
    6789101112
    13141516171819
    20212223242526
    2728293031  
    « 2月    
    近期文章
    • 華碩2023輕薄本戰略升級,首批搭載13代酷睿新品全網首亮相
    • 是高顏值輕薄本!也是價格最香的13代標壓筆記本?華碩a豆14 2023體驗
    • 芯動力,超體驗!華碩2023輕薄本酷睿新品重磅發布
    • 佳能發布多功能彩色數碼印刷機imagePRESS C270,持續助力高端辦公與輕型生產
    • 東風系“掀桌子”自救,二手車商狂甩庫存,誰慌了?
    東風系“掀桌子”自救,二手車商狂甩庫存,誰慌了?
    懂懂筆記
    315會“劍指”直播電商嗎?
    道總有理
    三月服務煥新季 蘇寧易購幫客家電組合清洗訂單增長62%
    鋒巢網
    傳統車企的危機,真的爆發了?
    專業湃
    • 0
    鋒巢網 | 次世代生活科技

    原創優質獨特互聯網內容,體驗國內外科技前沿產品。持續追蹤報道互聯網領域:探索AI、新能源汽車、無人駕駛、科技數碼、智能家電、游戲、文娛、時尚、元宇宙等《 聲明:*網站自媒體投稿文章及圖片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,不代表鋒巢網立場,相關法律責任由其自媒體歸屬者本人承擔》

    聯系郵箱
    ponews@sina.com
    友情鏈接
    聚??萍?/a> TOM網消費 方向對了 砍柴網 環球網科技 亞設網 IT產業網 中文科技資訊 天極自媒體 萬維家電網 AI機器人 至頂網 極果網 第一家電網 第一科技網 環球科技網 牛華網 釘科技 TechWeb 一鳴網 環球家電網 智能公會 太火鳥 電科技 智電網
    Copyright ? 2017-2023 鋒巢網. Designed by nicetheme. 京ICP備15027663號-1
    • 行業
      • 金融
      • 游戲
      • 文娛
      • 區塊鏈
    • 科技PRO
      • 火測
      • 手機
      • 手表
      • 直播
      • 元宇宙
      • 人工智能
      • 數碼家電
      • 科技PLAY
    • 汽車
    • 視覺
    • 潮流
    • 辣評
    • 展會
      • # IFA
      • # CES
      • # AWE
      • # ChinaJoy
      • # 國際車展
      • # 世界機器人大會
    # 蘋果 # # 三星 # # 華為 # # 小米 # # 谷歌 #
    道總有理
    互聯網熱點與商業趨勢觀察家,專業有趣的不像自媒體。曾用名「歪道道」,現已更名為「道總有理 」。
    波多野吉衣无码欧美在线观看
  • <xmp id="sqe8o"><input id="sqe8o"></input>
  • <blockquote id="sqe8o"><label id="sqe8o"></label></blockquote>